复盘周刊

第4次复盘 · 2025年11月2日

🤔 一些思考和困惑

  • 入睡之前在暗光环境下玩手机,第二天醒来似乎会很难受,如果入睡前不玩手机会不会有所缓解?
  • 平常我的状态几乎都是低速运行,效率很低。如果我做了一件有正向反馈的事情,那么整个人的状态会进入高速阶段,接下来做其他的事情也会很容易专注。
  • 我确实是个急性子,如果做事缓慢,我总是会忘记下一步做什么,如果匆匆忙忙的去做,反而能够提升效率和节省时间。奇了怪了。
  • 自己做事不够果断,是需要改改了。

🔥关注生活本身,而非记录生活的工具

最近觉得 AcePro2 的画质感觉一直有噪点,比抖音上其他博主的设备差多了,产生了焦虑。花了太多时间在 AcePro2 的设置上,还是没有成效。

确实舍本逐末了,本来买相机是为了记录生活,增添乐趣。结果反而花了太多不必要的时间去折腾相机,产生额外的情绪,影响了我的生活。

生活的精彩与否,不在于你记录它的工具是否完美,而在于你经历了什么。一个平凡的瞬间用再好的相机拍,它也是平凡的;一个珍贵的经历即使用手机模糊记录,也无比珍贵。

不要把时间和情绪过多地浪费在纠结“为什么我拍得不够好”上,从而忽略了真正重要的东西——那就是跳出镜头,去全身心地感受和投入生活本身。是你在生活中的探索、热情和体验决定了生活的质量,而不是你回看视频时的画质。


🎯 规划

1.节约开销,设置预算,不得超额消费

发现前两个月的开销有点大,回顾了一下消费记录,有很多不必要的支出。于是决定开始省钱。

具体规划:

  • 不点外卖(太多附加费用),可以选择堂食。如果时间允许,优先自己做饭。
  • 不在网络娱乐上消费。(各种各样的会员、短剧、小说…)

2.避免久坐和减少室内时间

为了自己的身体健康,决定不长时间的坐在室内。

多去户外走动,呼吸外边的空气,放空自己。

3.停止抱怨

停止抱怨不是为了压抑情绪,而是为了将有限的精力从“问题本身”转移到“解决方案”上,从而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权。

大脑有可塑性,反复思考和诉说的内容会被强化,让消极情绪更容易通行。久而久之,会不自觉地更容易发现生活中的不如意,陷入“受害者心态”。

抱怨是一种内耗。将本可用于解决问题的精力和时间,浪费在了指责、哀叹和发泄上。结果就是,问题依然存在,而却感到更加疲惫和无力。长期抱怨会让人持续处于压力状态,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。

没有人会长期喜欢和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在一起。偶尔的倾诉是正常的,但持续不断的抱怨会消耗倾听者的耐心和能量,最终导致朋友、同事甚至亲人的疏远。

有意识地记录和思考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情。这能有效平衡我们天生对负面事件的关注偏好,重塑积极的思维定势。